• 格局大故事弱 《热血合唱团》难成中国版"放牛班"
  • 来源:8V电影网 人气:加载中 更新:2020.11.18


1905电影网专稿 刘德华很久没在大银幕露面了。当他终于带着一部《热血合唱团》宣告回归时,却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差成绩。


事实上,由凭借《可爱的你》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的关信辉执导,金像奖影帝刘德华领衔,资深音乐人卢冠廷和雷颂德、“星女郎”鄂靖文以及老牌港星李丽珍等联合主演,影片的班底并不差。



不过,在并无大片竞争的档期里,《热血合唱团》首周票房为2334.3万,仅排在同档期的第四位。


上映三天,其排片率则从首日高居榜首的20.6%迅速跌至12.2%,早早显露出被市场抛弃的迹象。


豆瓣上的4.8分,更强烈坐实了它的“烂片”身份,让其很难翻身。


截至发稿前,影片累计票房为2898.4万


票房惨败,口碑崩塌,音乐治愈电影《热血合唱团》,终究没能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格局大而故事弱

《合唱团》难成《放牛班》第二


“你可不可以回香港,帮助一群年轻人?”随着主张有教无类的校长(卢冠廷饰)邀请旅美指挥家严梓朗(刘德华饰)回流,电影故事徐徐展开。



同样是讲述一个音乐老师带领一群问题学生走向逆袭的经历,上映之前,《热血合唱团》曾被誉为港版《放牛班的春天》。


严梓朗就好比《放牛班》里的马修,面对一群“废材”,他常把“Find your voice!”挂在嘴边,希望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较马修的人物性格更加复杂,严梓朗表面十分完美,但内心却有着自己的阴暗面。


指挥乐团遭遇挫败的他,会放任自己日夜酗酒;醉驾肇事之后的他,更选择了第一时间逃走。



至于他的“废材”学生,背景更加五花八门。


他们之中,有来自破碎家庭的信希、有父亲早逝而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小龙、有一直被父亲扼杀音乐理想的富二代博文、有不被家人重视而只能靠恋爱找存在感的嘉碧以及歌唱得很好但不爱开口说话的自闭少女妙丽等等。


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担子。



从上述人物所承载的底色来看,影片对于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的关注点其实十分丰富。


导演似乎希望把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凝聚在一起,通过讲述合唱团背后的辛酸故事以及这群孩子的奋斗历程去激励社会上面临相似境遇的人。



以音乐为旗号,以治愈为底蕴,《热血合唱团》既想呈现背负家庭问题的垫底少年们被治愈的过程,又想展现以严梓朗为代表的当下成年人自我救赎的姿态。


年轻人与成年人的视角都有触及,两条明暗线索相互交织,其原本所想表达的格局颇为宏大。


但遗憾的是,影片叙事节奏彻底游离了其想要诠释的核心,让它的情节呈现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由头至尾,影片都没有从根本上深挖“废材们”的原生家庭问题,以至于在严梓朗一番三言两语的安慰以及一些象征性的关怀行为之后,这群问题学生便很快变得懂事乖巧,他们的家庭也迅速从“鸡犬不停”变得“父慈子孝”。



以《you raise me up》等励志歌曲强行加持,为热血而热血,影片上半场花了不少笔墨铺垫出一系列问题,但下半场却未能花足够的心思勾勒出它们的本质。


无论是群体形象的刻画还是个体角色的塑造,导演都像是在赶进度一般快速推进情节,片中的关键冲突几乎都是靠空喊口号般的宣教来一笔带过,让观众在迷之节奏中被推着走,无法感受这群人为何能够在瞬间便完成逆袭。



即使是影片最后的高潮,严梓朗在学生们即将登上合唱舞台前夕的选择也令人难以理解。先不说藏在片中的这条暗线铺垫不算很多,突如其来的反转救赎让观众措手不及。


其在机场上演的一段隔空指挥也有点圣母光环加身的感觉,这种强行煽情以升华人物情感的设计略显得有些过犹不及。



空有一番格局,却没有讲好故事的能力,是《热血合唱团》最大的败笔。


“把《热血合唱团》与《放牛班的春天》相比,是对后者的侮辱。”


“套路化的剧情,如此尴尬,一星都是打给刘德华。”


即使有刘德华这个“金漆招牌”的滤镜在此,影迷们批评起这部影片,也毫不留情。



以音乐之名空谈热血,为呼应主题而疯狂煽情,这部所谓的港版《放牛班的春天》显然无法与原作匹敌。


在观众们铺天盖地的吐槽浪潮中,被喷的体无完肤的《热血合唱团》,便成了一部不及格的作品。


小众但可以出众

音乐电影也能有春天


就其音乐电影的身份而言,集合了刘德华、卢冠廷和雷颂德三位港乐的殿堂级人物,无论是从吸引力还是创作性来说,《热血合唱团》都颇具先天优势。


但影片令人遗憾的表现,则注定其难以出圈。



不可否认,自带文艺气质的音乐电影并非市场主流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对小众的它们就注定黯然失色。


相反,缤纷丰富的音乐世界为电影的视觉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从我们熟知的《歌舞青春》系列、《波西米亚狂想曲》、《海上钢琴师》、《爆裂鼓手》等音乐片的题材不难看出,聚焦乐器、音乐家、音乐类型等多维角度,音乐电影早已在这条小众赛道上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体系。



放眼世界,《钢琴家》、《爱乐之城》、《放牛班的春天》等佳作,更曾在奥斯卡的舞台大放异彩,为音乐电影争了光。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很多的音乐片都是出自怀揣着梦想的新人导演之手。


以徐璐和彭昱畅主演的《闪光少女》以及大鹏自导自演的《缝纫机乐队》等作品为代表,近年来国内也曾诞生了不少优秀的音乐电影。



《闪光少女》展现了中国民族乐与西洋乐之间的较量,用逆袭证明了民族乐的专业实力。


作为小众的音乐片,其市场表现不算上乘,但高走的口碑却让它收获了涵盖中国电影金鸡奖和上海电影节等多个重磅行业盛典的青睐。



《缝纫机乐队》讲述了奇葩云集的“缝纫机乐队”坚决捍卫众人摇滚梦的故事。


中小成本的制作背景下,它却一举夺得4.59亿元的票房,成为了音乐片以小博大的范例。



“就像《煎饼侠》之前国产电影里没有超级英雄一样,国内音乐类电影很少,这也是我做这件事的动力。”


继《煎饼侠》之后,《缝纫机乐队》是大鹏的第二部导演作品。聊起该片的创作初衷,他直言是要圆了自己的摇滚梦。



作为一个从小喜欢beyond的歌迷,他总喜欢一些充满摇滚精神的东西。大鹏心底里觉得,做音乐很难,但做电影还有点可能。


因此,圆梦之旅上,他找来了同样喜欢摇滚乐的编剧苏彪,也邀来了偶像黄贯中和叶世荣,以梦想之名,共同组了一个摇滚乐电影局。


此外,《闪光少女》则是青年导演王冉首次执导的电影长片。



影片的剧本出自王冉妻子鲍鲸鲸之手。夫妻俩人是资深的二次元粉丝,结合自己学扬琴出身的经历,鲍鲸鲸便创作出《闪光少女》。


为了筹拍这部承载夫妻心血的音乐电影,王冉坦言,当时连卖房的心都有了,幸好到最后还是获得了投资,让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


诚然,纵观国内音乐电影的发展,很多作品距离成为顶尖的音乐片仍有一段差距。但庆幸的是,中国影人正在这条路上积极地探索着。



归根到底,成功的音乐电影,不仅在于用音乐串联起整个故事,更在于通过情绪价值渗透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未来,正如《热血合唱团》中强调的find your voice,音乐电影也只有在市场上找准位置,探索出更多爆款奥秘,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文/Keva


TAG标签:热血合唱团  口碑  刘德华  鄂靖文  李丽珍  

上一篇:2020年第一部警匪爱情悬疑犯罪喜剧片,你看了么

下一篇:张一山回应《鹿鼎记》争议 金庸剧到底多难拍?

相关资讯

若8V电影网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
请在留言处留言 我们会在3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